秋天的邦达草原,斑斓迷人,像一块多彩的画布,如诗如画。天空依旧湛蓝,湖泊绚丽光洁,气温已逐渐凉爽,肥壮的牛羊散漫地游走在浓重金黄的寂静草原,随手一拍就是一幅画。
这是昌都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显著成果。
斑斓迷人的邦达草原。刘志雄 摄
近年来,昌都市围绕“两江四河”、重点区域造林、生态修复、乡村“四旁”植树、全民义务植树、森林抚育等六大板块,多措并举提升林草湿资源质量,厚植林草发展“绿色家底”。2018年以来高标准完成营造林147.58万亩,新增城市园林绿化64万平方米,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24.51万亩,开展沙化土地治理3400亩,完成退耕还草1.313万亩,全面消除“无树村”368个、无树户36122户,增加绿地面积238.8万平方米。
洛隆县卓玛朗措国家湿地公园。市林草局供图
护好绿,实现绿水青山高颜值
近年来,昌都通过“林长+政治引领”“林长+制度创新”“林长+网格管护”,全面加强林草资源管护,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和原生植被监管,走出了一条由“树定根、人定心”向“山更青、民更富”转变的“林长治”新路子,建立了“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目前,全市四级林长共8252人,其中:市级林长45人,县(区)级林长427人,乡(镇)级林长1242人,村(居)级林长6538人,通过“林长”的政治引领,形成高位推动林草湿资源保护发展新格局。
实现“政法蓝”守护“生态绿”。昌都市还建立“林长+检察长+警长”林草湿资源管理协作工作机制,印发实施《关于建立昌都市“林长+检察长+警长”协作工作机制的意见》,打通职能边界障碍,实现沟通“无阻碍”。同时在专业性、行业性问题的认识上实现“无分歧”,达到1+1+1>3的效果。
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昌都市探索推行“一长N员一队”源头网格化管护责任体系,层层压紧压实林长责任,实现对所辖区域林草湿资源管护的精细化、精准化、高效化、信息化,推动林长制“末端”发力、“终端”见效。
一项项举措的落地实施,赋予了昌都人民更多的绿色生机,一幅天蓝、地绿、水秀的绿色画卷正在广袤的昌都大地上徐徐展开。
苗圃产业基地。市林草局供图
用好绿,发挥金山银山高价值
植下绿,护好绿,更要用好绿。昌都市还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把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不断释放巨大效益,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芒康县“林长+滇金丝猴保护区+林果产业”,洛隆县“林长+茶马古道+种植业”,边坝县“林长+三色湖保护区+炯拉措湿地+千年沙棘林保护区”……各级林长始终将林草产业发展作为壮大产业经济、放大生态优势的有力抓手,助力各县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林长+产业发展”模式,让群众因林而富、乡村因林而兴,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让“绿色钱袋子”鼓起来。
立足好空气、好山、好水绿色生态及风土人文优势,昌都通过“林长+康养旅游”,投资3146.94万元,建设昌都市森林康养基地,打造藏东高原独有的人文新地标。据统计,康养基地可提供就业岗位61个,营业额年均收入约160余万元,真正实现让当地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同时,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各级林长科学引导群众在乡村四旁进行绿化植树,项目累计投资1.5亿元,建设面积达6.2万亩。选准、管好、用活14万余名各类林草管护员,每年兑现林草生态护林员、森林生态效益和天保管护补助共约6.8亿元,每年林草项目带动群众增收约4567万元,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双赢。
山水碧绿,青山如画,游客如织。如今的昌都,坚信绿水青山的信念,不断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之美成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最亮的底色。